中國網商生存報告:網商草根創富一年兩千億
作者:佚名 時間:2006-09-11 分享到:
昨天晚上,第三屆“十大網商”新鮮出爐,就在他們成為傳奇故事的同時,阿里巴巴公司及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首次公布了中國網商調查數據,這也使得不斷增長中的中國電子商務人群,首次浮出水面,展露其生存狀態。
年齡多在25~35歲之間
調查表明,從1999年開始,中國有大量的網商,網民中網商比例僅為1%;從2003年開始,這一比例開始不斷攀升,僅2006年上半年新網商比例人數就已經與2005年全年的比例數基本相當,超過20%;據CNNIC第二季度互聯網報告,中國網民人數達到1.23億,調查顯示其中超過1/6的網民都從事過網上貿易,中國網商人數已經超過2000萬。
網商主要分為企業網商和個人網商兩塊,年齡層主要集中在25~35歲之間。企業網商以貿易型企業為主,規模在50人以下的占了57.69%,而79%的企業成為網商的初衷是因為覺得網上貿易是大勢所趨。個人網商中, 72%的人學歷在本科及本科以上。
網上做生意效率高
華爾街預測互聯網將在2020年帶來20萬億美元的市場,而摩根斯坦利更是認為未來20年內,整個世界上70%的商務交易將通過網絡進行。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專家表示,國內上千萬家的中小企業、1.2億的網民如果都能培育成為熟練使用互聯網工具的網商,都能夠賺到錢,而目前中國網商每年創造GDP兩千億以上。
事實上,2005年32%的企業網商營業額超過500萬元,超過1000萬的占19%,更有6%的杰出網商經營額超過8000萬。事實上,相對于線下商業活動,76%的網商認為在網上做生意客戶來源廣;67%的網商認為投入成本低;55%的人認為溝通效率高。這種較高的投入產出比,是大量網民和商人轉變到網商的源動力。
而針對淘寶等C2C網站的調查顯示,90%的個人網商明確表示加入電子商務的目的就是為賺錢,只有1/3的人表示會全職來做電子商務。盡管企業網商也認為收獲金錢是重要的目標,但仍有64%的企業網商認為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最大的好處是收獲了效率,這一比例,比選擇“收獲金錢”的39%要高。
電子商務人才緊俏
目前而言,網絡交易壁壘并不少。在一項“面對個人的網絡銷售,面臨的問題與障礙”調查中,59%的人認為是誠信;與之相對應的是,80%的被調查者認為,在網上做生意獲得成功主要靠誠信。
由于電子商務誠信體系的不健全,目前,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交易方式大都采用傳統的線下交易的方式。貨款的支付方式主要采用支票、電匯或匯票的方式,這個方式占了67%,現金支付占到50%,但也有31%的網商使用網絡支付,這說明電子支付得到認可并正在發揮更大作用。
而對阿里巴巴企業網商的調查發現,多數企業讓原有的銷售人員,負責電子商務業務,雇用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企業僅為17%。與此形成對應的是,企業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十分渴求,63%的企業認為在網絡上做生意最需要電子商務人才,這些人不能僅僅是對書本上的知識了如指掌,而且還需要有相關的營銷、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