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盟友不兼容360的時間尚未確定
作者:佚名 時間:2010-11-07 分享到:
從11月3日宣布讓用戶作出360與QQ“二選一”的決定后,騰訊和360的“戰爭”一直在升級。5日,馬化騰接受專訪明確表示,工信部傾向于認定騰訊無辜。并向公眾解釋騰訊的自救做法是不得已。而360董事長周鴻祎于昨日凌晨對外發出一封公開信,表示騰訊此前抄襲360安全衛士并強制推廣的行為,是欲置360于死地。
兩家嘴仗不停,手上動作暫時偃旗息鼓。而金山、傲游、可牛、百度四大廠商前天針對360高喊出“不惜玉石俱焚”也要聯合抵制,但關于四大廠商何時正式開始“不兼容”,可牛CEO傅盛卻表示,目前不兼容的方式與時間,都尚未確定。當時就有業內人士稱,四大廠商此舉,意在聯手給360制造輿論壓力。昨天,四大廠商也并未有任何具體動靜。華西都市報記者羅曙馳
-結果預測
司法解決可能性渺茫
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軟件與信息服務研究部高級分析師陳新河表示,軟件領域的市場壟斷,可能傳統的壟斷法律不適用。該事件仍為市場問題,并沒有上升到國家網絡安全事件的高度。很多法學家擔憂:此類行為極大傷害了行業信譽。專家們預測,雖然北京朝陽法院已于11月3日正式受理騰訊起訴奇虎的案件,但這件事經司法解決的可能性非常渺茫。據《南方都市報》
騰訊損失慘重360生死很難說
騰訊和360將為這場3Q大戰付出多大的代價?3Q大戰后,騰訊的港股股價遭到重創,導致自今年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這也僅僅是賬面數字,聲譽和實際營收的損失才是關鍵。而國內一家知名殺毒軟件廠商的首席技術工程師表示,360本來名聲不好,沒有什么聲譽可以損失,而且該公司也不是上市公司。但他認為,“360的生死很難說。”據《羊城晚報》
馬化騰:
工信部傾向認定騰訊無辜
面對選擇權被剝奪、隱私保護……一系列的指責,騰訊公司董事長兼CEO馬化騰接受專訪明確表示,工信部傾向于認定騰訊無辜。“在我們看來,有政府幫忙,至少能讓它有個保證。如果能有個第三方認證,那是最好的,畢竟現在的法律對這部分認定模糊不清,很多時候廠商游走于邊緣地帶。”
“我收到短信威脅”
問:與周鴻祎有沒有溝通?
馬:9月份有過溝通,當時他認為,我們做電腦管家,對360是很大的威脅,就要我們投資它,并且要聯合我們打百度,并且說要攔截百度廣告,打掉它大部分收入。
問:你答應了嗎?
馬:沒有。也是因為這,讓360想清楚了,先打騰訊。我還收到短信威脅,也報案了,公安也取證了,家里人還很擔心我的安全,特地加強了安保。
問:是什么時候?會不會只是開玩笑呢?能看看嗎?
馬:是九月二十幾號從周鴻祎的手機發出的,具體內容我就不說了,但口氣絕對不是開玩笑。
“用戶資料肯定不上傳”
問:但現在網友們普遍反映,他們的選擇權被剝奪。
馬:確實網友的選擇權受到一定的傷害。如果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能想出更完美的方案,可是只有兩天半。我必須先救火,雖然對大多數網友來說,火還沒燒起來,但等他們看到火光的時候就已經太晚了。
問:為什么不可以采用技術手段屏蔽360?
馬:我是應用層,它是底層!除非直接刪除它,但那樣對方就可以告我
違法。它敢做的事情,我們不敢做。
問:也有網友擔心,QQ的安全掃描,對用戶的隱私形成威脅。這些掃描資料會上傳嗎?
馬:肯定不上傳,我上傳它干嘛?但如果發現木馬,木馬資料會被上傳。
問:有人擔心,這次QQ強迫用戶二選一,下次再與其它軟件發生沖突時,又使用同樣的方法。
馬:怎么可能,這次是在救急救災、生死攸關的時候才做。之前,騰訊也跟很多公司發生過沖突,我們使用過這種方法嗎?完全沒有。我自己的用戶,難道我不心疼?難道他一個外人反而比我心疼?據《羊城晚報》
周鴻祎:
騰訊欲置360于死地
昨日凌晨消息,360董事長周鴻祎對外發出一封名為“不得不說的話”的公開信。
周鴻祎的公開信(部分摘選)
剛才在網上看到媒體對馬化騰的采訪,我很震驚,他對我、360和扣扣保鏢說了很多不負責任的話,甚至斷章取義地把我和他之間的短信發了出來。我覺得,目的很簡單,要把我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讓我永世不得翻身。
2006年下半年,我面臨著人生的最低谷,別人給我戴上了“流氓軟件之父”的帽子……360安全衛士,從根本上講,就是為了洗刷強加給我自己罪名,動機其實是自私的。但是,我讓它吸取了3721的教訓,一定要尊重用戶的利益,尊重用戶的體驗。你對用戶好,用戶會報答你的。一個公司對用戶不作惡,是成功的基礎。
我敢打包票,隨便找幾個360用戶,問一問他們的感受,沒有用戶會罵360的。
我是個嫉惡如仇的人,也往往會把我的好惡施加在產品上。做安全,按理說就是殺木馬、殺病毒,但是互聯網上最大的惡卻并不是這些。馬化騰說,我曾經跟他說聯合起來打百度。這是事實,但是還有其他的話他沒有說。馬化騰曾問我怎樣做搜索,因為我跟他明確表示過我對搜索根本沒有興趣,而且我認為目前的搜索市場根本就沒有我周鴻祎的機會了。我跟他說,一定不要像百度那樣做搜索,不要把競價排名混合在自然搜索結果里。而且,為了賺錢就把一些欺詐網站推薦給用戶,讓用戶上當,在我看來這就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