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過度癡迷于社交網絡 應推創新產品本
作者:佚名 時間:2012-03-19 分享到:
北京時間3月16日消息,科技網站CNET發表署名為本·帕爾(Ben Parr)的文章稱,谷歌的利潤或許仍會繼續增加,但其Gmail、Chrome瀏覽器、谷歌新聞、翻譯及谷歌Docs等產品影響力開始減弱,并且面臨了更多嚴峻的挑戰。其中對谷歌威脅最大的便是社交網站巨頭Facebook。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谷歌帝國受到Facebook直接挑戰。社交網絡的興起讓谷歌的Google Search、AdWords廣告代理及谷歌AdSense免費廣告計劃所擁有的影響力大不如前。
這讓谷歌感到害怕。Facebook超越谷歌,奪下網民上網目的地排行頭把交椅,而且Facebook很快成長為可以推動互聯網發展的平臺。此外,Facebook對谷歌核心廣告業務造成威脅。若Facebook退出社交網絡版的AdSense,或會吸引廣告主們蜂擁而至,從而打斷谷歌現金流的來源。
不過,谷歌并未屈服。這也是谷歌聯合創始人拉力·佩奇(Larry Page)出任公司CEO后進行內部整頓的原因。自佩奇上任以來,谷歌關閉了眾多服務,其中包括社交問答服務Aardvark、在線健康信息平臺Google Health以及在線照片共享服務Picnik等。
更重要的是,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網站Google+。谷歌將寶壓在了這個新產品上,希望Google+可以讓公司的產品在這個社交網絡時代更加有價值,更加有用。谷歌為此開發了例如+1功能,Google+視頻群聊服務Hangouts及個性化搜索Search Plus Your World等產品。
最初的時候,Google+似乎將會獲得巨大成功。Google+推出后僅7個月,用戶數便達到9000萬人,并且媒體對該社交網站也給予了積極評價。但近幾個月,媒體對谷歌的社交網絡戰略產生質疑,批評谷歌的聲音也越來越響。
美國科技博客Marketingland及CNET的撰稿人丹尼·沙利文(Danny Sullivan)近期曾刊文稱,“問題是,我認為谷歌在發展的途中始終沒有搞明白,谷歌僅僅成為另一家大公司。谷歌與其他大公司一樣,會做出錯誤決定。但與別不同的是,谷歌的創辦信條“不作惡”則讓其越陷越深。”
媒體的言論并不是谷歌最擔心的。本周早些時候,谷歌前工程師詹姆斯·維塔克(James Whittaker)發表博文對谷歌進行了抨擊。他寫道,“曾經我所熱愛的谷歌是一家鼓勵員工創新的科技公司。我離開時的谷歌,卻是一家只專注于單一企業命令的廣告公司!
維塔克還對谷歌的Google+社交網絡服務進行了抨擊。他在博文中寫到,谷歌曾宣布稱互聯網的共享活動已經破裂,只有以Google+為中心才能修補這個破裂。維塔克表示,“就像之前所說的,共享從未破裂。共享活動令人十分滿意,只不過谷歌不是其中一員!
值得注意的是,維塔克目前任職于微軟。實際上我是在Google+里面搜索到的,這感覺就好像谷歌直到我正在挖掘新聞。
這就是我對谷歌既欽佩卻又失望的原因。作為搜索巨頭,谷歌別無他法,只能推出Google+進入社交網絡,谷歌不會放棄與Facebook在社交網絡的競爭,也不會淡然退出。谷歌要反擊,哪怕贏得這場競爭已無望。谷歌這種熱血精神是令人欽佩的。
不過,我不能就以此為據說Google+讓我擁有了更好的谷歌體驗。從Gmail或者谷歌地圖(Google Maps)進行分享確實不錯,但是我的朋友們都不用Google+,他們用的是Facebook。而且我非常不喜歡Search plus Your World搜索服務,因為它降低了我的搜索結果的相關性及可用性。整體用戶體驗十分糟糕。
若一家企業要進行更換領導并且對管理層進行重組,都會引起員工的不安,并會出現大批人跳槽。因為若公司想要轉變,通常都要做出必要的犧牲,不過在谷歌這里,卻沒有看到這個現象。我所接觸到的谷歌的員工對佩奇重返公司感到高興,丟掉谷歌不必要的負擔,首先要讓谷歌放慢對社交網絡現象的反應步伐。
然而,在谷歌Gmail、Chrome瀏覽器等產品上奏效的魔法,在Google+這里似乎全然無用。我覺得,谷歌過度癡迷于與Facebook交戰。谷歌擁有的資源可以讓其開發并推出真正可以改變我們互聯網使用方式的創新大膽的服務。這才是讓谷歌成為全球最大企業之一的魔法。若失去了這個魔法,那么谷歌就只是一個試圖保護自己日漸衰退帝國的平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