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電商十年之怪現狀
作者:佚名 時間:2012-08-12 分享到:
B2C電商領域,版圖之爭愈演愈烈,天貓、京東、蘇寧捉對廝殺,掀起"史上最強的電商價格戰(zhàn)"。這種現象反映的是中國電子商務當前被"價格戰(zhàn)"型模式主導這一現實。
這種現象背后,受到某種商務力學的支配。中國電子商務最基本的力學關系,是小馬與大車之間的關系——電子商務這匹小馬占交易額不到5%,而實體商務這輛大車占95%。價格戰(zhàn)主導中國電子商務,是由小馬與大車的相對關系決定的。
如果以交易額測量實力,電子商務與實體商務目前的力量對比,大約在5%對95%左右。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相比,網絡零售總額比例仍然較低。
說這個是為了提供對天貓、京東、蘇寧的價格戰(zhàn)的一種新解釋:如果占95%份額的實體商務盛行打價格戰(zhàn),只占5%的電子商務這個"小行星",順其自然就只能圍繞著打價格戰(zhàn)來運轉。這不取決于天貓、京東、蘇寧本身主觀上愿意不愿意。最典型的是馬云,一直倡導因小而美,但被現實國情左右,結果更多實現的是因大而美。天貓、京東、蘇寧盛行打價格戰(zhàn),無他,一言以蔽之,爭的就是(老)大——誰大,誰日子才過得美。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因為我國實體商務從整體上,還沒有擺脫以做大為追求,以價格戰(zhàn)為手段,以粗放經營為特色的傳統(tǒng)流通模式,它就象太陽吸著地球轉一樣,吸著電子商務違背自身本性,以實體經濟的規(guī)律在運轉。這是天貓、京東、蘇寧電商價格戰(zhàn)背后看不見的宏觀之手。
而B2C電商何去何從?曾鳴說得好: B2C只是一個過渡型的商業(yè)模式,未來真正的商業(yè)模式是C2B(CustomerTo Business)。
B2C因為現實,所以是合理的;C2B因為合理,所以一定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