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嫁女”:當下騰訊投資的主要模式
作者:佚名 時間:2014-09-07 分享到:
頻頻大手筆,誰也無法確定以bat為首的三巨頭哪一天會停下收購或者投資的步伐。就在9月2日,騰訊最新一筆投資落定,斥資7000萬美元入股醫療健康互聯網平臺丁香園。但這三家企業的投資理念完全不一樣,相比阿里全面撒網和百度“中間頁”理論,騰訊的投資思路更帶有“補強”的意味,特別是微信時代,“微信嫁女”模式彌補短板屢試不爽。
兩輪投資高潮
輕易地對騰訊投資版圖進行總結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就在筆者撰寫稿件的這幾天,騰訊又放出了幾筆濃墨重彩的大手筆。首先就是上周五跟萬達、百度合資成立的萬達新電商公司,騰訊出資7.5億元;其次是,騰訊注資200億韓元(約1.2億元人民幣)成為游戲研發商pati games的第二大股東;緊接著是昨日,騰訊以7000萬美元投資醫療健康互聯網平臺丁香園。
“濃墨重彩”背后的另一個形容詞是“家常便飯”,曾有機構在上述投資之前統計稱,騰訊自2004年上市以來對外并購投資支出累計已超過530億元,年報中有披露的投資標的累計超過80個,幾乎遍布互聯網的各個細分領域,而未曾披露的早期項目更是數倍于此數目。
但仔細研究發現,在這數百億元投資案例中,騰訊并非一帆風順,其思路也并不完全相同。在其2010-2011年的第一波投資高潮中,騰訊才剛剛試水產業共贏基金,其投資的多個項目是當時新興市場的弄潮兒,但卻最終未能成功上位。比如旅游網站同程網、藝龍網,電商企業好樂買、高朋、f團、易迅、珂蘭鉆石,以及工具型企業金山、開心網、創新工場等。
而從去年開始,騰訊掀起又一輪投資高潮,瞄準的企業多是各細分領域的領軍者,比如電商領域的京東、搜索市場的搜狗、o2o行業的大眾點評、分類信息領頭羊58同城等。
總體來看,騰訊近兩年投資的企業“賣相”要比之前好很多,京東、搜狗等均是各細分領域排名前三的企業,如果2011年的投資案例是“扶弱”,今年的諸多投資則是“強強聯合”,更不必說聯姻萬達、萬科、中石化這類巨無霸級別的合作。
投資生態前后不同
關于騰訊投資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數字是,在數百億元的并購中,高達98%發生在2010年那場著名的3q大戰之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3q大戰前,騰訊偏重于自主創業,所投資的項目也是游戲研發等偏后臺性的企業,但這種模式也使得騰訊遭遇“模仿”和“封閉”的罵名。
而3q大戰后,騰訊開始了開放轉型,相繼建立了多個技術型開放平臺和資本型產業共贏基金。但不難看出,在產業共贏基金的早期,騰訊給這些創業企業提供的幫助主要是資本扶持,盡管有qq空間、qq網購等平臺,但松散的架構難以在業務上對被投資企業形成實質性的幫助,這些企業今日的局面也說明了這一點。
而到了當下,騰訊投資企業呈現出明顯的微信主導趨勢,錢有多有少,但被投資企業無一不垂涎微信的入口,京東、大眾點評、滴滴打車以及近期落定的萬達電商、丁香園統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微信支持。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微信嫁女”是當下騰訊投資的主要模式,對于很多企業來講,數額和股權都好探討,只要搞定“微信能提供什么支持”,這也成為騰訊在與百度、阿里爭奪中的最大籌碼。
“即便到目前為止,被投資的企業尚未展現出微信所帶來的正相關效益,但這顯然是個誰也不敢錯過的窗口。”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騰訊也樂于分享微信資源給第三方,畢竟本來很多業務就是騰訊的短板,比如搜索、電商、分類信息等。“有兩個好處,資本上綁定,業務上也綁定,讓投資者和被投資者關系更密切,無論在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騰訊產品都是聚合人的平臺,但從來不是完美的交易平臺,但現在微信的半開放半閉合生態能夠攜手第三方企業完成當年完不成的任務。”
不過也有企業經營者擔心,追逐微信生態商機的企業太多,是否能夠獲得最高等級的微信扶持命運不一。“簡單點的話玩微信公眾賬號,但這里又是一片紅海,像京東、滴滴打車那樣的一級入口不會有太多,畢竟微信作為移動產品,在界面和技術上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