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框架建設(frame)與datetime屬性
作者:佚名 時間:2014-01-15 分享到:
網站框架建設(frame)
HTML和XHTML標準定義了一種特殊的文檔類型,在這種文檔中,可以用一個或者多個<frameset>標簽來代替<body>標簽。這種所謂的框架(frame)文檔可以把顯示窗口分成一個或者多個獨立的子窗口,并在每個子窗口顯示不同的文檔。
編輯標記
HTML4.0引入了兩種新標簽,它們可以網站設計者在開發文檔時互相全作,并保持一些類似編輯和版本控制的成分。插入(<ins>)和刪除(<del>)標簽分別允許用戶在文檔的主體部分指明哪些是新內容,哪些是應該被替代的舊內容。通過使用特殊的屬性,可以指出何時進行這個改動(datetime),還可以指明引用哪個文檔來解釋這種改動的理由(cite)。
<ins>標簽和<del>標簽
<ins>標簽和<del>標簽允許網站建設人員把網站主體內容中那些打算要加入或者刪除的部分,同文檔目前的版本區分開。與HTML4/XHTMl兼容的瀏覽器將以特殊的方式顯示<ins>標簽或<del>標簽的內容,這樣讀者就可以快速地在文檔中找到這些改動。
<ins>和<del>功能: 定義插入和刪除的文檔內容屬性: cite onKerPressclass onkerUpdatetime onMouseDowndir onMouseMoveid onMouseOutlang onMouseOveronClick onMouseUponDblClick styleonKeyDown title結束標簽:</ins>和</del>;不能省略包含: body_content使用范圍:body_content
Netscape 4 和以前的版本忽略了這兩個標簽,Internet Explorer4和其早期的版本也忽略了它們。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版本5和6)和Netscape Navigator(版本6)則使用常用的編輯標記來顯示,即用下劃線表示插入的文本,用刪除線表示刪除的內容
cite屬性
cite屬性允許記錄插入或刪除的理由。它的值必須是一個指向其他某個文檔的URL,這個文檔解釋了插入或刪除的文本。瀏覽器會怎樣對待cite則是以后的事情。
datetime屬性
盡管改變的理由十分重要,但其實知改動的時間是更為重要的。<ins>和<del>標簽的datetime屬性只有一個值:一個特殊編碼的日期和時間戳(time stamp)。datetime值嚴格的格式是:YYYY-MM-DDThh:mm:ssTZD。具體解釋如下:
YYYY是年,例如2014年或者2013年。
MM是月,01代表1月,02代表2月。
DD是日,從01到31。
T是這個標記中表示時間段開始所必需的字符。
hh是24小時制的小時,從00(午夜)到23(晚上11點)(如果在后面有分鐘的話,請在小時后面加一個冒號)
mm是分鐘,從00到59(如果分鐘分面還有秒鐘的話,請加冒號以分開)。
ss是秒鐘,從00到59。
TZD是時區指示符。它可能是下面三個值中的一個;Z,代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格林威治準時間又被稱為“Zulu”,所以用Z值來代表它。)或者在通用時間標準(UTC)之前(-)或之后(+)的小時、分鐘和秒鐘數,這時,時間是與英格蘭的格林威治相對的時間。
例如:
2014-01-14T15:25Z
經過解碼后,得出的結果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014年1月14日下午3點25。要指定東部的標準時間,同樣的時間和日期代碼將是:
2014-01-24T14:00-04:00
請注意,當地時區可能隨著網站建設編輯地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通用時間是一致的。
如沒特殊注明,文章均為上海聯楷網絡原創,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ktcbnqb.cn/news/20151229/n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