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件故障檢測的基本原則
作者:佚名 時間:2014-12-09 分享到:
電腦的故障不能盲目進行排除,需要確定具體問題,才能對癥下藥,下面我們講解一下電腦故障一般的判別步驟:
1.先仔細觀察
排除故障之前需要仔細觀察電腦,首先檢查電腦周圍的環境,比如放在什么位置,使用的交流電穩定性怎么樣,外部設備,評析外的其他設備及溫度與濕度的情況等.
2.先分析再動手
排除產,有簡單,有時復雜,困難,一般來說,對于所觀察的現象,盡可能地先查閱相關的資料,看有無相關的技術要求,使用特點等介紹,然后再根據資料,結合個人經驗著手進行故障排除操作.
3.先軟件后硬件
電腦出故障時,應先從操作系統等軟件上來分析故障原因,如引導文件丟失,分區表損壞,cmos設置不當,病毒破壞,有出錯等,在排除軟件方面的原因后,再來檢查硬件的故障,一定不要一開始就盲目地拆卸硬件,以免走彎路.
4.先電源后部件
電源是電腦是否正常工作的關鍵,先檢查是否有電壓遇到主機,工作電壓是否穩定,主機電源的功率是否能逼供各部件正常運行等,然后再檢查其他各個部件
5.先小件后大件
檢測電腦故障時,一般先檢查鍵盤,鼠標等外設的各種連接線是否連接正確,排除這些方面的原因后,再來檢查主機,檢查主機,先檢查內存,顯卡等插件的接觸,氧化情況,最后才考慮那些不能簡單修復的故障,如主板,cpu等方面.
6.先一般后特殊
在遇到故障時,應最先考慮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比如硬盤不能正常工作了,應先檢查一下電源線,數據線是否松動,把它們重新插接,有時問題就解決了,如不成,再考慮其他原因.
7.分主次,抓主要矛盾
在出現故障現象時,有時可能看到一臺故障機不止一個故障現象,如:啟動過程中無顯示,但同時主機也在啟動,啟動完后有死機的現象等,此時應先判斷,排除主要故障,當主要故障點排除后,再排除次要故障點,有時主要故障電腦點解決后次要故障就自然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