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交換技術中的電路交換
作者:佚名 時間:2013-07-08 分享到:
在數據通信的發展初期,人們根據電話交換原理,發展了電路交換方式,當用戶要發信息時,由源交換機根據信息要到達的目的地址,把線路接到那個目的交換機,這個過程稱為線路接續,是由所謂的聯絡信號經存儲轉發方式完成的,即根據用戶號碼或地址,經局間中繼結傳送給被叫交換局交轉被用戶。線路接通后,就形成了一條端對端的信息通路,在這條通路上雙方即可進行通信。通信完畢,由通信雙方的某一方,向自己所屬的交換機發出拆除線路的要求,交換機收到此信號后就將此線路拆除,以供別的用戶呼叫使用。電路交換與電話交換方式 的工作過程很類似。
主要a要向主機d傳送數據,首先要通信通信子網b和c在a和d之間建立連接,首先主機a向節點b發送呼叫信號,其中含有建立連接的主機d的目的地址,節點b根據目的地址和路徑選擇算法,選擇下一個節點c,并向節點c發送呼叫信號,節點c根據目的地址和路徑選擇算法,選擇目的主機d,并向主機d發送呼叫信號,主機d如果接收呼叫請求,它一方面建立連接,一方面通過已建立的連接a-b-c-d,向主機a發送呼叫回應包。
由于電路交換的接續路徑是采用物理連接的,在傳輸電路接續后,控制電路就與信息傳輸無關,所以電路交換方式的主要優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不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缺點是在有的環境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易被浪費,而且數據傳輸階段的持續時間不長的話,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也得不償失。因此它適合于系統間要求高質量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其計費方法一般按照預定的帶寬,距離和時間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