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互聯網思維四大秘訣
作者:佚名 時間:2014-09-05 分享到:
目前,中央電視臺《互聯網時代》的熱播遭遇360公司董事長周鴻新書《我的互聯網方法論》的熱賣。伴隨著電視片第三集的播出,央視主持人王小丫和360公司董事長周鴻邊看電視,邊聊互聯網時代的方法論。周鴻暢談了互聯網思維的四大秘訣。
對于什么是互聯網時代的精髓與互聯網思維的精要,周鴻的回答是,互聯網就是網聚人的力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新的體驗包括新的經營方式,新的組織架構。第一代互聯網是人們通過電腦連起來,電腦不可移動;第二代互聯網通過手機連接起來,手機變成每個人的“器官”,這個網絡的變革就好像化學反應一樣更加劇烈;下一代是iot(萬物互聯),今天看到的所有東西,包括開的車,家中的插座、燈泡,身上戴的耳環、手鐲、眼鏡等等,都可以是智能化的,可以互聯的。那時候就不是網聚人的力量,而是網聚萬物的力量。
周鴻將互聯網思維方法論歸納為4點:
第一,用戶至上。
互聯網講的不是把東西賣給誰,讓其成為客戶,而是如何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和用戶永遠保持連接。和用戶之間不是一錘子買賣,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一個長期的關系。在互聯網上聚集越多的用戶(就是網聚人的力量),就會產生越大的化學反應,就會產生巨大的創新。
第二,體驗為王。
在傳統經濟里,很多時候給用戶提供的產品,夠用就好,能賣就成。但在互聯網上,用戶的選擇成本很低,鼠標一點就用了,鼠標再一點又不用了。因此,要讓用戶得到超出其預期的感受,這樣用戶才會對企業產生交易之外的感情上的認同,用戶才能變成企業的粉絲。體驗是很多互聯網公司贏得用戶非常重要的方式。
第三,免費模式。
互聯網出來之前,現實生活中免費基本不可能,那時的“免費”其實是一種推銷的噱頭或營銷的技巧。互聯網時代使得免費分發軟件,免費提供服務成為可能,而且用的人越多,攤到每個用戶的成本就會越低,近乎為零。因此,免費在互聯網時代不僅是一種戰術,甚至有可能是一種戰略,有可能會變成一種商業模式。
“當年我們做免費殺毒的時候,最開始大家也不理解,覺得是離經叛道。現在大家明白了,360免費殺毒凝聚了很多用戶,在用戶之上可以提供搜索、導航,甚至提供網頁游戲等應用。也就是說通過免費,羊毛出在豬身上,可以在新的領域,通過增值服務來賺錢。”周鴻說。
他舉騰訊微信的例子說,現在微信中的語音、短信等服務都是免費的,未來有可能通信都不再收費,但騰訊會在微信里鼓勵全民“打飛機”,通過大家玩游戲來賺錢。因此,免費是互聯網領域一個很厲害的殺手锏,很多公司通過免費迅速殺進一個領域,甚至把別人的商業模式破壞掉,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如果用一個功夫來做比較,它有點像“葵花寶典”,“欲練神功,必先自宮”。因此,也有很多廠家面臨免費的時候就會不知所措。
周鴻大膽預言,不只軟件和服務可以免費,將來硬件也可能免費。面對王小丫的不解,周鴻解釋說,實際上電信運營商推出的存話費送手機活動就是硬件免費,通過服務費收錢。其實,很多硬件、特別是智能硬件的售價會越來越低,而有些硬件本身成本就很低,因此可以通過贈送硬件的方式,讓硬件變成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一個橋梁。還有一種硬件免費的思路是,硬件按照成本價出售,等于賣硬件賺錢不再是生意,通過提供軟件和增值服務賺錢前景廣闊。例如樂視推出互聯網電視的做法。
第四,顛覆創新。
顛覆在兩個很簡單的方面成功:一是體驗的顛覆。將原來復雜的產品變得很簡單,原來很復雜的事兒變得很簡單。比如通過微信里發送語音,發照片,分享給朋友,比彩信方便,就可以不用彩信了。二是商業模式的顛覆,指的是把原來很貴的東西變得很便宜,或者把原來收費的東西變成免費,比如像免費殺毒就是商業模式的顛覆。
周鴻說,這兩類顛覆在互聯網中比比皆是。“今天互聯網中很多創新未必是發明某種神奇的東西,或像可口可樂一樣找到新奇的秘方,或者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質。今天互聯網很多創新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圍繞用戶去改進很多細微的細節、體驗以及商業模式,最后讓用戶對你的產品越來越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