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和濫用解釋器模式
作者:佚名 時間:2012-06-22 分享到:
在我看來,解釋器模式是各種四人組提出的設計櫙上,唯一一個沒有被充分使用的模式,多年來,我看到過不少忙于解決問題而設計不當的系統,原本都可以通過應用解釋器模式而受益。如,回到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石器時代,那時一個數據庫查詢是專家們努力編碼而成的程序,這樣情況持續了很久很久,直到出現了諸如sql這類(主要通過解析方式的)查詢語言,類似地,多年以來制作一個簡單的gui(圖形用戶界面)需要一個軟件工程師編寫好幾頁的代碼,而現在由于我們有了html這類解析語言,一個會打字的學生都可以迅速地制作出相對復雜的gui。
為什么解釋器模式如此被人輕視?大多數軟件工程師會花上整天整天的時間來通過數據庫設計,或者網絡應用程序開發來解決他們的商業問題,但是,他們自從完成了第二年的cis 253課程之后就再也不曾考慮ast和分析器,這真是爛透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旦應用恰當,器模式就可以為你的系統增添無可替代的靈活性。
如沒特殊注明,文章均為上海聯楷網絡原創,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ktcbnqb.cn/help/20151126/n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