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處理器芯片及其技術特點
作者:佚名 時間:2012-02-27 分享到:
早期的中央處理器都是由分立元件,小規模集成電路組合而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把運算器,控制器組成的中央處理器集成為處理器芯片.微處理器芯片經歷了從4位,8位,16位的傳統復雜指令集的微處理器時代,到今天 的32位結構的微處理器并向64位高性能的微處理器發展.
微處理器芯片的技術呈下列發展趨勢;
1)大容量寄存器組及三級高速緩沖存儲器直接封閉在芯片內
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空話一個芯片內集成更多的晶體管,特別是當計算機采用risc技術后cpu的控制邏輯更加簡單,因而芯片內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大容量的寄存器組,而且把高速緩沖存儲器,也集成在cpu芯片內,還可用芯片高密度封裝技術把多個部件封裝在一起.
2)處理器芯片的速度越來越快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使計算機構成64位計算機環境,而64位長度的整數寄存器,又使計算機具有更大的尋址能力,可以處理大型的應用.微處理器系統時鐘頻率也不斷增加,
3)處理器結構走向于cisc與risc結合
大規模集成電路除了促使risc微處理器的發展,同樣也改善cisc結構的微處理器.著名的inter x86系列微處理器中有8086/8088,80268,80368同i486,pentium,pentium pro,從pentium開始把cisc與risc結合起來,而在i486以前的微處理器是典型的cisc微處理器,一些高性能微處理器采用了risc技術,然而目前微處理器發展趨勢是采用cisc與risc相結合的結構.
4)多功能集成
單片多處理器,多線種結構并集成諸如信號處理,圖像處理,網絡處理等功能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