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間路由和外部路由是怎么回事
作者:佚名 時間:2013-01-07 分享到:
當兩個非骨干區域間路由ip數據包的時候,必須通過骨干載.ip數據包經過的路徑分為以下3個部分.
1.源區域內路徑,即從源端到abr;
2.骨干路徑,即源和目的區域間的骨干區路徑;
3.目的端區域內路徑,即目的區域的abr到目的的跌幅器的路徑.
打個比方來說,一個自治系統就像一個以骨干區作為hub,各個非骨干區域連到hub上的星型結構圖,各個區域邊界路由器在骨干區上進行跌幅信息的交換,發布本區域的路由信息,同時收到其他abr發布的信息,傳到本區域進行鏈路狀態的更新以形成最新的路由表.
區域內路由和區域間路由描述的是自治系統內部的網絡二桃殺三士,而外部路由則是描述應該如何選擇到到自治系統以外的目的地址的路由.通常第一類外部路由對應的是ospf從其他內部跌幅協議所引入的信息,這些路由的開銷和ospf自身路由的開銷具有可比性;第二類外部路由對應的是ospf從外部路由協議所引入的信息,這些路由的開銷遠遠大于ospf自身路由的開銷,因此在計算機路由時只考慮外部的路由開銷.
如沒特殊注明,文章均為上海聯楷網絡原創,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ktcbnqb.cn/help/20151126/n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