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HTML的文本結構樣式
作者:佚名 時間:2013-12-30 分享到:
網站HTML的文本結構樣式
與文本本關的HTMl/XHTML標記標簽構成了這種標準語言中最豐富的一部分。這是因為HTML最初就是為了豐富文本的結構和組織才誕生的。
HTML起源于學術界。對于早期的開發者來說,曾經并且依然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主要的類型的學術文檔能夠在網絡上進行檢索和瀏覽,同時又不會因為各種顯示設備的不同,而犧牲這種在網絡中不同的計算機上發布的能力(ASCII文本是全球網絡上惟一通用的文本格式)。雖然多媒體集成也很重要,但它只是HTML和XHTML的一個附屬物。
同樣,頁面布局也從屬于結構。根據文本的外觀,我們可以在視覺上瀏覽并決定文本的結構;而極其卻只能讀取編碼標記。因為文檔含有與文檔意義相關的編碼標簽,可以非常好地幫助計算機進行自動搜索,并重新編輯內容,所有這些特性對研究者來說十分重要。當然,怎樣去說一件事情并沒有事情本身的內容重要。
相應地,HTML和XHTML都不是頁面布局語言。實際上因為可由用戶定制的瀏覽器和各種獲取及顯示電子文檔的計算機平臺種類繁多,所有標記語言都在盡力去建議,而不是指示瀏覽器如何去顯示文檔。你不可能強制瀏覽器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去顯示文檔,如果堅持這樣做的話,只會讓自己傷腦筋。
html文本的外觀
比方說,你無法預知某個用戶在顯示文本時使用的字體是什么,也無法預知字體的大小是8磅,還是10磅,等。因此,現在最新的瀏覽器都支持標準的級聯樣式表CSS和其他桌面出版系統之類的特性,這樣便可以控制文檔的布局和外觀。但是,用戶可以隨意改變瀏覽器的顯示特征,對你的精心設計根本不予理睬;而且很多老式瀏覽器也不支持這些新的布局特性,某些僅基于文本的瀏覽器根本就不理會字體方面的設置。那么應該怎么辦呢?我們應該把精力集中在文檔的內容上。那些看上去很酷的頁面只不過是全景中的一個亮點而已,有內涵的內容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用戶。
然而,樣式的確會影響文檔的可讀性,但只要不影響內容的表達,在可的地方包含一些樣式還是很好的。你可以通過物理(physical)樣式標簽將常用的樣式屬性附加到文檔中,就像前面那個示例中的斜體標簽<I>一樣。對于語言的標始目的來說,更重要并且更能體現其目地的一點就是HTML和XHTML的基于內容的樣式標簽,因為這些標簽可以以使各種文檔具有各種意義。還可以用CSS來改變文本的顯示特征,如字形、大小、顏色,等等。
今天的瀏覽器能夠識別物理的以及與內容相關的文本樣式標簽,并且能夠改變相應文本篇章的外觀,從而在視覺方面表達文檔的含義或結構。人們根本無法預知經過改變后確切的外觀會怎樣。
HTML4標準(尤其是XHTML1.0標準)強調將來的瀏覽器將不會局限于視覺方面。例如,文本內容可以被聽到,甚至可以感覺到,而不是由讀者進行閱讀。顯然,上下文線索在這種時候也比物理樣式要好得多。
基于內容的文本樣式
基于內容的樣式標簽會告訴瀏覽器HTML/XHTMl文檔某個部分的用途或者意義。例如,<cite>標簽表示它包括的文本是某種引用,引用文檔的創作者。雖然情況不總是這樣,但瀏覽器通種會把引用的文本顯示為斜體,將其與通常的內容區分開。
對于現在的讀者來說,一段文字是不是引用也許并不是那么明顯,但是以后的某一天,可能某人會編寫這樣一個程序,它要在一個巨大的文檔信中搜索所有<cite>標簽,并把該標簽內引用的內容匯編成一個特殊的列表目錄。類似的軟件代理已經開始在網上搜索嵌入式信息,并將其整理成列表,如google數據庫的web站點。
現在最常用的基于內容的樣式是強調模式(emphasis),用<em>標簽來表示。如果覺得語氣很強的話,可以使用<strong>內容樣式。其他基于內容的樣式有<code>,表示程序代碼的片斷;<kbd>,表示由用戶從鍵盤輸入的內容;<samp>,表示范例文本;<dfn>,表示定義;<var>,描述了編程語言中代碼中的變量名稱。所有這些標簽都有對應的結束標簽。
如沒特殊注明,文章均為上海聯楷網絡原創,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ktcbnqb.cn/contact/20151229/n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