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黑暗地帶”:渠道商篡改APP牟利
作者:佚名 時間:2013-12-04 分享到:
互聯網高速發展,PC版網站建設早已泛濫成災。現在的企業,不論公司大小,基本上都一定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官方網站,甚至一家公司建了好幾個網站。而建站業界開放式的源碼也已經滿天飛,所以,一個即使不懂程序的人也可以下載一個網站安裝包,自主完成一個網站制作。如今,pc版網站早已不是新鮮事。
而當下,正是移動互聯網充斥整個網絡市場的時代,移動app定制開發也成為了網絡時代的新寵。開發商想盡一切辦法開發app應用,為的就是占據移動市場,贏得第一手客戶資源,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app開發好之后到了渠道商這邊卻變味了,而多數開發商卻蒙在鼓勵,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們來看一段新聞報道。
渠道商破解應用,偷換SDK圈錢
在PC互聯網免費軟件普及后,破解的情況越來越少,然而在移動互聯網上,這樣的故事正在重新上演。
在一些應用商店出現的“山寨”應用其實并不是抄襲,而是將原應用進行反編譯,篡改后通過在自己的渠道活第三方渠道重新上架。
利用破解的APP,渠道商有三種賺錢方式,1、軟件內置的廣告SDK被替換成應用商店自己的廣告SDK,強行推送廣告賺取廣告費;2、加入惡意代碼在后臺偷偷下載APP,安裝后自動刪除,按照激活次數收取推廣費;3、替換應用支付系統,將收款方指向自己,或在登錄系統中加入腳本竊取用戶賬戶密碼。
其中惡意代碼會在凌晨等用戶并不太注意的時間下載APP,在后臺偷偷下載安裝后自動刪除,用戶本身不知情,但是渠道就可以以CPA的計價方式通過激活量去跟開發者要錢,每激活一臺手機賺取兩元推廣費,網絡好的話一臺手機一晚上就可以下載幾十個,而用戶全然不知。且惡意代碼通常并不包含在盜版APP內,所以它們可以輕松通過各種安全監測,運行后自動聯網從云端下載惡意腳本,執行完成后刪除本地數據,來無影去無蹤。
“國內目前有1000多個安卓渠道,有些隱秘渠道單次下載次數少,很多用戶可能只會在這個渠道下載一次應用,但是累積的總量很大。”闞志剛說。
國內某第三方應用商店的一名渠道人員透露,做這些渠道的多數是做SP出身,他們會去下載APK,通過底層技術進行破解,在自己的渠道上架,或破解海外單機游戲放到一些大渠道上推廣,然后通過這些游戲推送廣告。
盜版應用泛濫安卓 開發商或屈服或容忍
也有很多篡改是以盜版為目的,通常發生在熱門游戲上。
2012年7月,捷克游戲開發商Madfinger Games發布的《死亡扳機》安卓版宣布免費,在這之前這款游戲在Google Play售價0.99美元。迫使其免費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收費沒人下載,而恰恰相反,是因為太過熱門導致盜版橫行,開發商無奈被迫免費——他們甚至都沒來得及設計內購系統。
在此之前有消息稱美國游戲開發商Appy Entertainment旗下游戲“FaceFighter Gold”在安卓平臺的盜版比是70:1,即平均每一次正版下載就伴隨著70次的盜版下載。
一名技術人員告訴網易科技,如果破解APK源代碼,就可以抽取其中的資源,制作成另一款游戲后上線,玩法與原作一模一樣,這樣的軟件通常免費下載,通過植入廣告或惡意代碼等方式獲利。而一些第三方應用商店為了吸引流量和下載,甘愿容忍這樣的行為。
闞志剛表示,事實上在國內做軟件破解和盜版并沒有太多風險,因為如果有開發者找上門,渠道可以與其進行分成,多數開發者也就不追究了,如果打官司,也不會獲得太多賠償。
據了解,由破解和篡改引發的各種問題在越獄的iOS市場也常有發生,不過主要仍集中在安卓平臺。安卓開放的生態導致了盜版和破解等問題的愈演愈烈,開放作為安卓最大的優勢,也成為了其最大的劣勢,谷歌可以通過封閉將這個劣勢消除,但是其優勢也就蕩然無存。
這個隱秘產業鏈的規模不得而知,影響力也并不見得很大,安卓平臺現在風光無限,飆升的數字改過了這些隱秘的頑疾,但是等過了瘋狂增長進入理性時期,這顆毒瘤或許已經難以剜去。
聯楷科技為您普及app相關知識
手機App概念
App 即Application簡稱,由于iPhone智能手機的流行,現在的APP多指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目前比較著名的App商店有Apple的iTunes商店里面的App Store,android的Google Play Store,諾基亞的ovi store,還有Blackberry用戶的,BlackBerry App World。通俗解釋,就是我們在用手機登陸QQ,瀏覽網頁用的小圖標。
手機App價格
1.獨立定制開發手機App,這種開發成本非常高,一般在幾十萬以上,而且需要不斷進行更新升級,需要有一個專業團隊來維護。
2.成品App模板套用,這種方式相對來說隨意性和個性化會差一些,但是相對來說價格較低,最低每年只需花幾千塊錢,最高的也就一兩萬。